濟南物流:人機互協,快遞物流行業(yè)里的智慧變革
發(fā)布者:振宇物流 發(fā)布時間:2019-10-21 09:57:44
導讀:任何時代都蘊藏著向上流動的機會,迎接新時代擁抱新革命,每一處都能迎來風口。
近日,順豐樓宇配送機器人公開亮相。據了解,該款機器人主要用于寫字樓、商圈、社區(qū)的末端配送,機器人自動駕駛,能自主避障,厘米級實時定位;能接入電梯控制系統,自動呼叫電梯,實現全樓宇配送到人。
2019年京東618購物節(jié)期間,京東發(fā)布新款智能配送機器人搭載四輪180°轉向系統,可以實現橫向行駛,前后輪轉向、獨立轉向、同步轉向等。
現如今,隨著電商、快遞行業(yè)的迅猛增長,智能機器人搭載著“智慧物流”的東風逐漸普及開來。
眾所周知,物流業(yè)是勞動密集型產業(yè),然而,近些年來我國的人口紅利卻在逐漸消失,勞動成本不斷上漲。
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中國80后人數大約為2.28億人,而00后僅為1.46億人,這表明在未來的5-10年或者是10-20年勢必會遭遇勞動力短缺的問題。
勞動力的短缺倒逼傳統物流業(yè)逐漸向無人化、智能化方向轉型,物流業(yè)對智能物流機器人的需要愈加迫切。
市場需求刺激行業(yè)發(fā)展,在資本寒冬的情況下機器人企業(yè)頻頻出現融資熱。除此,快遞企業(yè)也不斷加大對機器人的布局,聯合機器人裝備制造商協同解決物流業(yè)降本增效難題。
那么,在機器人大熱的當下,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下目前物流業(yè)內能用到的機器人場景有哪些?除了用于末端配送又分別用于物流的哪些環(huán)節(jié)?又給物流業(yè)帶來了什么價值?
物流機器人變革成新星
可能對于很多人來說,一提到機器人腦海中呈現的是一個鐵皮的、大個子的機器的形象,實則不然。
在億歐物流看來,目前,物流業(yè)內的機器人分為“軟、硬”兩種,一種是物流裝備,如無人配送車、無人機、AGV機器人、碼垛機器人、分揀機器人等;另一種則是信息化的服務機器人,如智能語音助手機器人。
如:AGV機器人是一種移動運輸設備,主要用于貨物的搬運和移動。分揀機器人通過傳感器、圖像識別等系統和多功能機械手等設備實現貨物的快速分揀。碼垛機器人用于紙箱、袋裝、罐裝、箱體等各種形狀的包裝物品碼垛,包括了直角坐標機器人、關節(jié)式機器人等。這三者廣泛運用在倉儲環(huán)節(jié),自動執(zhí)行貨物轉移以及搬運、揀選。
無人機、無人配送車主要運用于末端配送環(huán)節(jié)。而智能語音助手是指運用于物流客服平臺的機器人,能夠幫助客服人員呼入呼出,電話回訪,支持真人交互。
從以上機器人的運用環(huán)節(jié)不難發(fā)現,機器人集中運用在物流業(yè)最耗成本、最耗時間、最耗人力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沒有機動車輛的轟鳴,也無需工作人員來回走動,機器人的廣泛運用全面提升了倉儲、運輸、配送環(huán)節(jié)的作業(yè)效率。
從倉儲環(huán)節(jié)來講,從前是人找貨現在是貨找人,機器人可以全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,且出錯率很低,降低了勞動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人員的管理成本,提升分撥效率。
如菜鳥推出的南京機器人分撥中心,該分撥系統可處理超九成商超類包裹,比傳統人力分撥效率提升6倍。
京東物流的亞洲一號智能分揀中心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00萬以上,通過系統性的智能機器人設備應用和訂單的規(guī)模化處理,整體分揀效率比傳統作業(yè)方式提升5倍。
從配送環(huán)節(jié)而言,無人機、無人車的運用可以解放大量的勞動力,提升送件取件效率。
如在上海交大,菜鳥無人車既可以給大家送快遞,也能到校園各處取件,最大荷重100公斤,裝200個快遞小菜一碟。以前叫快遞員上門取件要一兩個小時,現在手機上呼叫一輛無人車,四五分鐘即到,寄件速度大大提升。
從客服平臺來說,快遞客服中心每天要滿足來自全國各地各種各樣的快遞服務需求,在引入客服機器人后可以受理數以萬計的電話??蛻艉羧氲臅r候,不管是對于時效查詢、運費、運單以及客戶催件、插件都可以機器人托管,同時機器人情緒可控,服務標準統一,不僅能解放人力提升效率,還能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。
如此看來,之前所想的智能化生活仿佛已經照進現實。雖然AGV等倉儲物流機器人在消費者的生活中不常見,但是我們能經常遇到機器人客服,在園區(qū)等場所可以看到無人機、無人配送車等。
據2016年麥肯錫報告表明,未來10年以內80%的物品都是由自動化的設備來運送,包括送貨機器人、無人機、無人車等等。說到這不免讓很多快遞從業(yè)者擔憂,機器人發(fā)展如此之快,運用如此便捷,未來機器人是否會取人而代之?
機器人革新,而非革“人”
歷史上數次革命都是解放生產力、勞動力,機器人的革新也是如此,人工智能并非是取代人工勞作,而是輔助人工作業(yè),尤其是危險場所、重復性工作,可以直接替代人進行勞作,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。
就目前而言,雖然企業(yè)紛紛加速機器人、無人化、自動化的布局,但機器人并沒有達到能夠取代人的地步,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快遞配送員便是最好的見證。
從技術角度來說,目前的機器人只是處于數據智驅的弱人工智能階段,它的應用存在較大局限性,只能在數據充足的情況下應對單一的問題、具體的事情。而轉向強人工智能實現推理性的機器人落地還很遙遠。
從應用場景來說,機器人應用場景還比較單一,比如無人配送機器人目前只能用于封閉狀態(tài)下的園區(qū)、學校、大樓內執(zhí)行任務。但人類居住的環(huán)境復雜,有狹窄街道、也有半山的房子,同時還有各種交通車輛、行人、等等,配送機器人能否實現爬坡、上樓梯等這些問題都還亟待解決。
從靈活性來說,現在的機器人雖然已經獲得了較好的發(fā)展,但依然不夠靈活,在很多大型設施或者機器上,抑或在需要隨機處理的環(huán)節(jié)依然高度依賴人的靈活性。
因此,就像前文所說,機器人的不斷革新并非“革人”,而是在很多程度上幫助人類節(jié)省勞動力,提升勞動價值。
比如無人機,無人機的送貨區(qū)域一般在人難以觸達,或較難配送的場地如山區(qū),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快遞員的安全。
所以說,未來機器人可能會扮演著某些人類的角色,但不一定會取代人類的工作,而是協助人類以另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。
加大數據投入,擁抱新革命
人工智能賦能機器,機器也在賦能人。經濟社會的發(fā)展經歷了第一次工業(yè)時代,第二次工業(yè)時代,第三次移動互聯網時代,現在已經進入工業(yè)4.0時代,蘊含著無限的機遇與挑戰(zhàn),實現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數字化是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核心也將是物流革命的必然趨勢。
在智能化逐漸普及的今天,對于快遞企業(yè)而言,如何更好的運用自動化讓機器人發(fā)揮更大的動能,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(zhàn)。
從根本上來說,如今的智能機器人都是數據智驅的,沒有數據也就沒有驅動,因此快遞企業(yè)要把數據搭牢,把基礎打好,實現數據共聯共享,令機器人之間更有默契,高效地完成生產任務。
任何時代都蘊藏著向上流動的機會,迎接新時代擁抱新革命,每一處都能迎來風口。
來源:掌鏈傳媒
http://www.gz96580.com